法眼观察|又见“活人被祭拜”,平台责任如何压实
(资料图片)
近日,浙江一名网友发现自己的照片被人发布在某网络祭祀平台上的墓碑上。“人还活着,却被放在网络祭祀平台上祭拜”,引发网友热议。该平台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称,当事人如发现了有不实信息被上传的情况,可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为防止类似事情发生,未来平台将会要求用户上传死亡证明,也会不断更新优化网站服务(据4月9日红星新闻)。
为什么说“又”?
原来,早在去年11月,“人还活着,却被网络祭奠4.3万多次”的话题就曾冲上热搜。该事件中,厦门市民璐璐(化名)的姓名、出生日期、籍贯等个人信息和10张照片被他人放在某网络祭祀平台的“纪念馆”里。璐璐状告平台侵害其肖像权、名誉权。法院认为,平台并未严格审查被纪念者璐璐的信息,未严格落实注册用户实名认证,导致实际侵权人认定难,依法应承担侵权责任。
民政部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清明,全国已有2304个网络祭祀平台,进行网络祭扫的群众高达2156万人次,同比前一年增长近192%。今年清明前后,网络祭祀仍是各地民政部门宣传倡导相关文明祭扫的关键词。正是鉴于网络祭祀平台的快速发展和不规范现象频出的现状,今年3月31日,中央网信办秘书局、民政部办公厅专门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祭扫秩序 倡导文明新风尚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网络祭祀平台合理设置祭扫用品和服务项目,不得巧设名目收取高额服务费;《通知》还特别要求平台依法依约做好用户账号注册、实名认证管理,建立健全账号管理制度规范,采取有效措施,严防“活人被祭拜”“随意立网碑建网墓”等问题。
问题又来了:既然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还专门出台文件予以规范,“活人被祭拜”现象为什么仍不能杜绝?这家平台工作人员为什么还会说出“未来平台将会要求用户上传死亡证明”的话?难道不早该如此吗?并且,据报道,很多祭祀平台仍是用户随意填写无需审核即可建纪念馆,实际侵权人认定难,收费项目当前也仍是五花八门。可见,要将《通知》的上述要求落到实处,将平台的相关责任落实,可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落实上述《通知》精神,先要细化和明确平台相关的具体责任。目前各地已投资建立了一批公益性网络祭祀平台,但仍有大量私营平台在运作,形成一种“新业态”。对这些私营平台而言,他们从事的首先是一种经营活动。只有将这些经营活动规范起来,“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尚”的社会价值才能真正发挥出来。而对这些经营主体,需要民政、网管、市场监管、价格管理等多个职能部门携起手来形成合力,才能为其设定合理和明晰的规范,并通过全面、有力的监管工作保障这些规范得到实施。
此外,一旦“活人被祭拜”之类侵权乃至涉嫌犯罪的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司法机关也应严格依法查处,公正裁判。只有这样,才能在切实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同时,倒逼有关平台走上规范、合法的运营轨道。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8月29日,A股上市公司联赢激光(代码:688518 SH)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2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 87亿元,同比
22-09-16
-
日前,邢台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扎实稳定全市经济运行的一揽子措施及配套政策,邢台市商务局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其中的《关于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22-08-17
-
中新网8月28日电 据健康北京微信公众号消息,北京中康时代康复医院、北京四惠中医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存在工作人员未严格落实定期进
21-08-30
-
中新网兰州8月28日电 (记者 殷春永 冯志军)“刚开始说待三年,但三年之后又三年……”14年前受上级“委派”,在大漠戈壁深处的峡谷
21-08-30
-
中新网上海8月28日电 (张践)阿依古丽来自新疆阿勒泰地区,2009年来到上海创业。十余年来,阿依古丽身边的小伙伴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
21-08-30
-
新华社郑州8月28日电(记者翟濯)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28日举办的“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周口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次洪涝灾害共造
21-08-30
-
中新网防城港8月28日电(陈思华 罗婕 李尚珍)8月28日上午,广西防城港火车站增加4条到发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系广西“十四五”规划
21-08-30
-
河南第一产粮大市近800万亩未受灾秋粮长势喜人 有望以丰补歉 中新网郑州8月28日电 (记者 李贵刚)记者28日从“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
21-08-30
-
今天(8月28日)下午,河南省郑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郑州市居民小区继续落实查
21-08-30